今年以来,甘孜州抓住名录库存量单位核查工作契机,充分利用存量单位核查结果,不断完善名录库更新管理维护工作,在“实”字上下功夫,进一步做好全州基本单位名录库工作,不断提高数据质量。
一、基本单位现状
(一)基本单位总量
二季度末,全州共有法人单位15286个,同比增537个,增长3.64%。其中,单产业法人单位14884个,同比增加508个;多产业法人单位402个,同比增加29个。在法人单位中,企业单位4659个,同比增加1090个;农民专业合作社2387个,同比增加41个;事业单位3640个,同比减少65个;机关单位1468个,同比减7个;社会团体单位303个,同比减少16个;民办非企业单位12个,同比减少2个;居委会70个,村委会2181个,其他组织机构566个,同比增39个。全州所有法人单位从业人数178329人,同比增加7142人,增长4.17%。
(二)基本单位产业分布
分产业单位分布来看,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。其中,第一产业法人单位2436个,占全州法人单位15.94%;第二产业法人单位1068个,占全州法人单位6.98%;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1782个,占全州法人单位77.08%。(见表一)
表一 产业结构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表 单位:个
|
法人单位数(个) |
比重(%) |
从业人员数(人) |
比重(%) |
全州 |
15286 |
100 |
178329 |
100 |
第一产业 |
2436 |
15.94 |
21767 |
12.21 |
第二产业 |
1068 |
6.98 |
24484 |
13.73 |
第三产业 |
11782 |
77.08 |
132078 |
74.06 |
(三)基本单位行业分布
从国民经济行业分布看,法人单位主要集中于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,共5743个,占全部法人单位37.57%;农、林、牧、渔业2584个,占全部法人单位16.90%;批发和零售业1369个,占全部法人单位8.96%。(见表二)
表二 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情况表 单位:个
行业代码 |
法人单位数量 |
比重(%) |
合计 |
15286 |
100 |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 |
2584 |
16.90 |
采矿业 |
83 |
0.54 |
制造业 |
309 |
2.02 |
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|
209 |
1.37 |
建筑业 |
468 |
3.06 |
批发和零售业 |
1369 |
8.96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
303 |
1.98 |
住宿和餐饮业 |
313 |
2.05 |
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|
152 |
0.99 |
金融业 |
36 |
0.24 |
房地产业 |
117 |
0.77 |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
717 |
4.69 |
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|
828 |
5.42 |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|
157 |
1.03 |
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|
109 |
0.71 |
教育 |
836 |
5.47 |
卫生和社会工作 |
497 |
3.25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
456 |
2.98 |
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|
5743 |
37.57 |
(四)基本单位地区分布
位居前三的县(市):康定市法人单位2163个,占全部法人的14.15%;泸定县法人单位1199个,占全部法人的7.84%;丹巴县法人单位986个,占全部法人的6.45%。(见表三)
表三 法人单位按地区分布情况表 单位:个
地区 |
法人单位数量 |
比重(%) |
合计 |
15286 |
100 |
康定市 |
2163 |
14.15 |
泸定县 |
1199 |
7.84 |
丹巴县 |
986 |
6.45 |
九龙县 |
778 |
5.09 |
雅江县 |
895 |
5.86 |
道孚县 |
574 |
3.76 |
炉霍县 |
702 |
4.59 |
甘孜县 |
858 |
5.61 |
新龙县 |
525 |
3.43 |
德格县 |
847 |
5.54 |
白玉县 |
715 |
4.68 |
石渠县 |
939 |
6.14 |
色达县 |
689 |
4.51 |
理塘县 |
796 |
5.21 |
巴塘县 |
690 |
4.51 |
乡城县 |
617 |
4.04 |
稻城县 |
748 |
4.89 |
得荣县 |
565 |
3.70 |
(五)规模以上联网直报单位情况
截至8月末,全州达到规模以上联网直报调查单位在库477个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个,占13.84%;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59个,占12.37%;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62个,占13.0%;建筑业90个,占18.87%;50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167个,占35.01%;房地产开发企业15个,占3.14%;重点服务业企业18个,占3.77%。(见表四)
表四 规模以上联网直报单位库情况 单位:个
专业 |
单位数 |
比重 |
(%) |
||
合计 |
477 |
100 |
房地产业 |
15 |
3.14 |
工业 |
66 |
13.84 |
建筑业 |
90 |
18.87 |
批零贸易业 |
59 |
12.37 |
重点服务业 |
18 |
3.77 |
住宿和餐饮业 |
62 |
13.0 |
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 |
167 |
35.01 |
二、存在的问题
(一)单位机构代码有待规范。单位机构代码是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生命,是识别单位身份的重要依据。自“五证合一,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改革以来,使用临时代码的单位有所减少,工商局、编办、民政等部门提供的单位多数是变更统一社会信用代码,而在工商部门推送的企业中,大多数企业只在工商局注册但没有场地也未经营,这给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更新带来了很大困难。还有大量临时代码库中无法变更,如:寺庙和村委会不到有关部门换证,名录库中永远消除不掉临时代码。
(二)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。按照建立“分工合理、管理规范、优势互补、信息共享”的政府统计体系要求,部门协作虽然得到进一步加强。但是,个别部门配合上仍存在拖沓、时效性差的问题,未按照制度要求提供资料和及时更新共享平台数据,即使有的部门提供了行政登记资料,也存在指标不齐全、不准确、资料错、乱现象比较突出,漏项、缺项较多,新增、注销单位难以明确,不符合名录工作要求。
(三)名录库维护更新不及时数据质量不高。各县(市)从事名录人员变动频繁,工作交接脱节,名录库维护更新不及时,指标信息比较陈旧,如:单位法定人已调离许久,而库中仍然是原来的法定人信息。新增单位没有及时补进名录库,死亡单位也没有及时从名录库中剔除。
(四)基本单位名录库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待加强。按照3年完成名录库管理延伸到乡镇的要求,截至目前,规范化达标的仅康定市,其余17县有待加强名录库规范化建设延伸到乡镇一级工作。
三、做好名录库工作的几点建议
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一套表调查单位的核查力度,加强一套表调查单位统计监测,确保全州一套表调查单位上报的单位真实存在,数据准确无误。
二是加强部门合作共享机制,实现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的真实有效运转。做到编办、民政、税务和工商等相关部门及时、详细推送新增、变更、撤销等单位的基本信息,真正形成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。
三是加强与专业之间的沟通衔接,及时掌握各行业各领域基本单位变动情况,适时动态维护和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。
四是加大对各县(市)、乡(镇)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,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,不断提升数据质量,真正做好统计工作的“龙头”专业。
![]() |